勝間和代的兩本書:「年收入增加10倍的時間投資法」與「年收入增加10倍的學習法」

很聳動的書名...
作者以自己的經驗與方法出版的兩本書,而運用書中所說得方式,作者也確實讓自己從出社會到現在的年收入增加了十倍。
勝間和代何許人也?有興趣可以看-【博客來專訪】來自日本的溫柔女強人:專訪勝間和代
總之她是被商周譽為女大前研一的強者。

不管是時間投資與學習投資上,兩本書的中心思想都是"年收入越多,就會覺得越幸福""幸福經濟學"
以增加年收入與幸福的目標去建立學習與時間管理的架構。
作者說明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意志力,建立持續而長久的架構與意念才是這兩本書的重點。

不論是學習或時間管理首先要確立以長期的觀點投資。投資一定的時間去節省時間,就能增加有意義的時間,進而增加幸福;將收入投資於學習,就越能運用學習的知識而增加更多收入,而獲得幸福。讓時間投資、學習與收入形成良性的循環。

至於書中說明要建立持續的架構方式多是老生常談,例如建立承諾機制增強自己的行動力、以糖鞭架構給自己動機、利用公司或是家人的強制力量等等,但除此之外更要經常輸出成果並且經常檢查進步狀況,只要一點一點的累積進步,必然可以建立良性循環而自然而然養成好習慣。
談到成果與進步狀況,重點就是要把時間管理與學習效果量化,尤其很多人做不好時間管理,是因為不懂檢測自己時間管理的效果而無法持續,所以了解自己的時薪,然後習慣去比較從事活動每小時的成果和價格,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更好的時間管理。學習的量化則是依照輸出的成果(ex學習英文就看TOEIC分數的增加)以及收入增加來建立成就感。

勝間式黃金時間管理具體的原則與方法如下:

黃金時間五大原則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.為了節省時間,不惜再各方面投資
       -
運用工具筆記本、電腦等等、改變生活習慣、讀書..等等,
       
有時花錢是為了擁有賺更多錢的時間。

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 2.堅持每單位時間的成果
       -
將時間的價值量化,進而去注意自己付出時間的價值。

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 3.不當濫好人
       -
學會拒絕很重要!

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 4.優先去做有興趣、擅長且能賺錢的事
       -
才能更快建立架構

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 5.要任性地訂定寬鬆的時間表
       -
別高估自己,其實人一天能專注做完兩件事就很棒了。

 增加黃金時間的五個步驟

1.      掌握當下課題
  
時間象限把目前使用的時間劃分為「消費、浪費、投資、白費」,以了解當下要解決的問題。<這部份是我覺得本書對建立架構最大的幫助>

2.      決定不要做的事
   Important!
時間管理最重要不是有效率運用時間而是決定不要做的事,這也是很多人忽略的事。當決定不要做的事後,對於緊迫的時間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,停止不必做的事吧,我們常讓自己看起來很忙,別再自欺欺人了,長時間上班時,思考看看自己真正專心完成的事情有多少,花在無意義或沒必要的事情的時間又是多少?

作者歸納出的時間小偷:
 
長時間上班
 
長時間通勤
 
有依賴性的活動
 
無意義的人際關係
 
猶豫不決的時間

努力試著減少以上的時間,便可將更多時間運用於投資象限。

3.      決定可以委託他人的事
    
除了真的需要親自動手的事情,盡量減少雜事,即便要花錢,也同樣依自己的時薪思考每小時的價格,便可知道是否值得了。

4.      使只靠自己做的事有效率
   
這就是廢話了除了專注外還有檢討瑣碎的生活時間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、活用工具等等。

5.      整合實行新的行動方式
   
就是實際運用新方式使行動扎根。(也是廢話…)

      

 依照五大原則,再一步一步依步驟行動便可達成良好的時間管理,我認為第一個步驟對於建立架構是很有幫助的,以x緊急性y軸為重要性構成的時間象限,作者清楚指出四個象限「緊急且重要」的為「消費的時間」、「緊急但不重要」的是「浪費的時間」、「不緊急但重要」的是「投資的時間」、「不緊急又不重要」的是「白費的時間」。


  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
重要性高↑

 

消費50%

 

投資30%

←緊急高

浪費10%

緊急低→

白費10 %

 

重要性低↓


消費:洽商、工作業務、家事等等,
浪費:通勤時間、沒有結果的會議、準時收看得連續劇、酒攤、無意義的約會。
投資:學習、運動、朋友聚會、家人團圓培養感情。
白費:閒聊、抽煙喝酒打發時間、玩無聊的電玩小遊戲、無目標上網漫遊等等。
作者並指出一般人時間運用的比例:消費 60%、投資 5%、浪費 20%、白費 15%
其重份量最少的是投資的時間,但卻是增加收入最重要的時間分配。
理想的時間分配應該為:消費 50%、投資 30%、浪費 10%、白費 10 %,理想的時間分配並不會要無時無刻緊繃神經,只要把消費的時間減少10 %、浪費的時間減少10 %、白費的時間減少5%、便可達成投資30%的目標。

在具體安排schedule時,務必要首先安排"投資的時間",由於投資的時間並不緊急,如果不先安排好,我們常會因為緊急的雜務而忽略掉重要的這塊。
規劃好長期投資時間的目標很重要,並要每天堅持執行(但一開始時間表不要訂定得太嚴格),一點一點的累積才可能達到30%目標。

雖然時間四象限是很多人擁有的觀念,但是作者清楚指出四個象限的具體項目,使得自己會仔細思考目前進行活動屬於那一象限,而有所警惕,會注意將投資的目標達成
30 %。當投資的時間越多,就越能獲得良性循環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~~~

至於勝間學習法的重點如下
學習的五大通用秘訣則:

1.      在一開始徹底打好基礎

2.      向前輩請教學習的方法

3.      了解學習領域的基本思想
   
要解了”why”,為什麼自己要學這樣東西,這項領域存在的原因為何?

4.      用自己的話與輸出學會的東西(that's why now I am typing… )
   
輸入和輸出的時間的最好比率是1:1

5.      享受學習的樂趣

 

善用學習的工具IT(Information technology,作者是IT狂熱份子)mp3"心智圖"

眼睛的學習:利用速讀大量閱讀。省下看垃圾資訊(一般雜誌、八卦報導、PTT)的時間越讀專業的刊物。<這也是時間管理上注意不必做的事”>

耳朵的學習:有聲書是好物,尤其學英文。

去學校上課:別吝於花錢在教育機構,有約束性且可建立人脈。

 

作者對於學習的總結在於花錢建立學習的架構「將月收入5~10%投資在學習上是很重要的。」既然是投資,唸書的成果必會再某一天忽然湧現。

而書本後半部作者依照個人經驗說明學習英文、會計、IT、經濟、理財等等方式。

~~~~~

很快地看完了這兩本書,發現勝間和代的文章風格很簡潔明瞭,很容易抓到重點(非常日本人感覺的重點歸納),也覺得這個人是工作狂跟學習狂...,兩本書不只提出基礎想法,後半部也都有實踐篇,作者依照本身經驗實際說明如何管理時間與學習。
我覺得她所說的時間投資法對我個人比較有幫助,依自己在實驗室的經驗做連結而看到可改進的地方,尤其是 決定不要做的事這點,自己長時間窩在實驗室的效率其實很低,然而還是學生的身份,大部分的時間還算是投資的時間吧,但書海如涯paper永遠也讀不完,要有效率完成論文應該也要遵守「80/20法則」,所有收益的80%來自與所有產品的20%,只要專注於那20%就可以做出80分的論文...這是我讀另外一本書所教將經濟理論運用於時間管理的策略,扯遠了,改天再談….
而勝間所說明的學習法,其實對象是針對上班族,且強調的例子皆是商業領域方面的學習,感覺對我的收穫並沒有像時間管理法來得大,但是書裡所提到一些學習法,如有聲書以及"心智圖"的應用倒是提供我不少有用資訊。
從來沒有讀過這類型的書,多虧James的推薦才會用心去讀,其實也知道這類型的書籍內容很多大同小異,但道理知易行難,也藉由書本提醒自己積極學習與投資時間吧。
時時體醒自己建立良好的架構,Never waste any moment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uper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